从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和需要看,我国团体标准应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从国内国外协调发展的角度,自筹备到成立到发展壮大乃至重组(解散),从合规、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标准旨在为团体标准化组织提供指导。总体而言,我国标准化需要在市场化和国际化两个方面进行推进,其中市场化为主,只要企业更多成为标准主体,国际化问题则可迎刃而解。因此在国内市场和政府标准化齐头并进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企业主导的团体标准国际化进程提供必要指导,以便在符合国内外相关规定和国际惯例的情况下行稳致远。因此,制定为企业开展团体标准制定活动的指南性文件很有必要。团体标准成功走向国际化的特征是被全球产业、商业活动广泛采用,成为全球公认和信赖的技术标准。我国的团体标准该如何走向并实现国际化一、需要培育完善的产业和市场国际化基础。我们要有较为成熟的产业和市场国际化环境,这是团体标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之一。二、需要营造清晰和健康的国际化政策环境。我国制定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即是为我们团体标准走向国际化建立了健康的政治经济政策基础。三、制度、规范保证。希望尽快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团体标准国际化的指导性、指南性文件,全盘、系统、有计划地推进我国团体标准国际化工作。四、组织机构的国际化。组织机构的国际化包括两方面:第一,我们的团体标准组织要吸纳更多的国际会员和专家团队,要有“多国声音”支持我们的团体标准走向国际化;第二,我们的团体标准组织要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让更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中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五、技术国际化。我们的技术要尽量与国际的前沿技术接轨,要尽量地采用或使用国际技术规则,我们的技术语言要能与国际技术语言相互理解和协调,要让我们的先进技术产品/路线/指标让国际组织和专家团队认可。六、管理国际化。我们的团体标准编制程序以及管理理念/制度/方法也要国际化,这样才能是我们团体标准的国际化少一些门槛、少一些障碍。由此可见,团体标准组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产业性,不能与其他社会团体等同管理,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标准组织管理、运行经验,加强多维合作,以更好促进团体标准组织的市场化、国际化。在团体标准国际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团体标准组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进步和成绩,创造了一些经典案例。我们希冀将来有更多的团体标准在国际化过程中开花结果,彰显中国团体标准的“高质量”本色和含金量。七、人才国际化。团体标准要走向国际化,人才是基础。《刚要》提出要“造就一支熟练掌握国际规则、精通专业技术的职业化人才队伍”。要根据《刚要》的要求,建立并完善我国国际标准化人才战略,建设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标准化之师。